close
旅遊資訊簡介
祉園花見小路通:
- 是祗園街南北走向的一條街道,保持了京都古老風貌,是體驗京都古代文化精華的必遊之處。
- 特別是四條通南到建仁寺一帶,有許多古味、竹籬紅牆的茶屋、高級料亭(餐館),店家若懸掛標有“舞妓”的小紅燈籠,表示店裡有歌舞陪客服務 (賣藝不賣身)。
- 黃昏時分,有時可以看見外出獻藝的藝妓進出、小步急行的窈窕身影,更增添古都風情。
- 交通:京阪本線「四條站」徒步5分鐘
舞妓與藝妓 (維基小百科)
- 舞伎(Maiko),據說是17世紀時京都茶屋的女侍為了娛樂顧客而模仿歌舞伎表演,而漸漸形成的特殊行業。
- 舞伎是屬於見習藝伎,需要經過嚴格的歌舞、身段訓練,臉上塗滿厚厚的"歌舞伎白粉",等訓練完及年齡一到便升格為藝伎(Geigi/Geiko)。
- 藝妓生涯一般到30歲完結,在30歲以後仍然繼續當藝妓的話便降級,成為年輕貌美的名妓之陪襯。藝妓中把前輩藝妓稱為「お姉さん(姐姐)」。
- 服裝不同之處:(1)衣領:舞伎為紅色、藝伎為白色。(2)腰帶(だらりの帯):舞伎是一種長達5-8公尺、一體成型的舞伎帶,若看到二截式的是為了方便穿著之改良款、而藝妓的腰帶就沒有那麼長
- 與和服不同之處:(1)衣領:一般的和服後領很高,通常能把婦女的脖頸遮蓋得嚴嚴實實,而藝妓所穿著的和服的衣領卻開得很大,並且特意向後傾斜,讓藝妓的脖頸全部外露。這可能是因為女子的脖頸只後背脊椎被日本男人認為是性感的標誌。(2) 腰帶:藝(舞)妓有著長長的華麗腰帶(だらりの帯),為其特色
- 相關電影:藝妓回憶錄、舞伎哈哈哈
親子遊記:
祉園花見小路通,充滿著古味
穿和服拍起照來特別有味道
在這裡可以看到真正的舞(藝)伎,但通常都趕不及他們消失的速度,只能望著背影匆匆一瞥
這位是舞伎喔~呵呵...因為他的領子是"紅色",而且腰帶比較長
後來發現有一台計程車在店門口等候,想必應該是來接藝妓的吧,許多觀光客也在門口等待見藝妓一面,果然不久後,藝妓真的"快速"走出店家並進入計程車離去,這時間還不到短短的兩分鐘呢~ 還真是神祕啊 !!
這位是藝妓喔(不是舞伎)~因為他的領子是白色的、腰帶比較短~
本來想要去附近的茶寮都路里(官方網頁:http://www.giontsujiri.co.jp/saryo/)吃個甜點,但是排隊人龍已從2樓排到1樓了~~~ 嗚嗚~~只好上樓買伴手禮就離開了.....(來兩次京都都沒吃到...

つじりの里:兩種裡面都是包抹茶餡,右邊的連餅乾也是抹茶口味,都很好吃喔!
宇治國清玉露茶:有好多茶種也不知要買哪一種,不過剛好有試喝,覺得還滿好喝的,就買這個了~
全站熱搜